首位《超人》扮演者好莱坞著名影星克里斯多夫·里夫因骑马摔倒导致全身瘫痪,长期的物理治疗曾让他的身体恢复部分知觉。他的梦想是能帮助更多瘫痪者站立起来。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一名截瘫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使其恢复站立的视频在网络传播。患者在植入电极后,通过“吊轨”支撑,在AI技术的辅助下可恢复部分腿部运动能力。 有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新的技术向人类展示了医学无限的可能性,然而,此类技术要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距离。目前能够实现的仅仅是让患者失去知觉的肌肉动起来,还不能实现自主站立或者随意行走。 数据显示,全球瘫痪患者人数达2000万,但能够真正实现站立行走的寥寥无几。某大型三甲医院知名神经外科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使完全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目前临床上几乎没有可能,但如果在外骨骼的辅助下,未来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 早在2023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就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通过采集数据、电刺激、神经解码等手段连接神经通路,让患者自主控制瘫痪肌肉,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本质上来讲,无论是瑞士团队,还是这次中山医院的手术,都是与脑机接口相关的,原理方法雷同,都是通过意念来控制运动。”上述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但通过意念目前实现的还只是能让瘫痪肌肉动一动,很难达到那种精准的随意运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行走还差很远。” 他进一步分析称,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就能直接将大脑信号传达到下肢,绕开受伤的脊髓,使下肢产生一些活动,但仅此而已。“未来,在外骨骼的辅助下,脊髓损伤患者倒是更有可能恢复自主行走的能力。”上述专家表示。 据介绍,此次中山医院手术采用的是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发明的“三合一”脑脊接口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在脑与脊髓间搭建“神经桥”,将两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团队还搭建了“电刺激参数-神经激活-肌肉骨骼运动”一整套仿真计算平台,根据仿真人受到电刺激后的仿真计算结果在电脑上调整参数,提升效率。 目前,该团队已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完成首批3例IIT(研究者发起研究),并在华山医院入组了第4例IIT研究。 《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提出,力争2027年,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帮助瘫痪、失语、神经性疾病等患者极大改善生活质量,创新生态初步构建。 加福民团队表示,他们还将研发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系列神经调控新方法、新技术,如针对轻症患者开发穿戴式神经调控装备、多模态运动监测系统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钱童心 相关阅读![]() 工信部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重点关注端侧和应用领域爆发式增长;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市场空间广阔。 172 03-12 22:03![]() 此举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经铺好。在脑机接口领域,已有一些可以算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但还有很多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644 03-12 15:26![]() 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经铺好。 47 03-12 13:13![]()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74 03-06 18:57![]() “陆家嘴金融沙龙”系列活动,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 65 03-06 10:1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